系统功能
|
问题标签 | 说明信息 |
☉初学必看 |
※ 如何删除演示数据?☉您不需要删除演示数据。 ☉正式使用的时候切换到正式信息库(配置管理=>服务器设置=>选择正式信息库文件),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该功能切换到练习库。 ※ 用户数据存放在哪里?☉系统主要包含db、dll、 ext_dll等部分。db里面保存了用户数据信息(用户独有,最为关键), dll里面保存了应用软件的程序(会变,升级的时候进行覆盖)。 ext_dll是系统支持库(始终不变)。 ※ 如何保证数据安全?☉没有任何手段可以保证数据100%的安全,正确的做法是注意备份和保护。 ☉不要把系统放在可能由于重装系统而覆盖的盘符(比如c盘、桌面)上,应该放在其他的盘符上。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系统盘出问题导致数据丢失。 ☉不要把对存放系统的盘符开放共享,那样可能导致从网络把数据信息拷走或者删除。 ☉备份非常重要,避免您的劳动成果由于意外而丢失。平时只需要对用户数据信息(db下面使用的数据库文件)做备份(建议用本系统提供的备份功能自动备份)。升级的时候对整个系统做完整备份(建议手工压缩备份,只占很少空间)。 ※ 如何进行升级?☉升级就是下载dll目录的压缩包,解压后覆盖掉dll目录就可以了(注意先退出系统,否则不能覆盖)。 ☉升级前应该做完整备份,以便对升级版本不满意还能用原来版本,等更为完善的版本发布后再次升级。 ☉升级不会导致原有数据的丢失。实际上我们会不断的发布升级库,因为系统的优化和完善是无穷无尽的,相关的修改信息在本页面修改历史上会有说明。 ※ 如何最快地启用系统吗?☉系统提供了导入模板(支持wps和excel,在dll目录下),通过导入模板来建立相关信息是最简单的。 ☉默认的模板是excel格式的,如果只安装了wps,请用wps打开后保存为wps表格(ett扩展名),然后再进行导入。 ※ 什么是绿色软件?☉不需要安装,复制解压即可使用,容易备份。操作系统重装之后仍可使用,删除后不对系统造成影响。可在U盘运行,随身携带。 ※ 备份如何恢复?☉每次备份的是一个数据库文件,需要使用该数据库文件只需要在 服务器配置=>选择该数据库文件即可(如果是网络模式应该在oserver里面指定)。 ※ 如何使用多帐套?☉每个帐套就是一个数据库文件,把db目录下面的 <正式信息.mdb> 复制多份即可实现多帐套,需要打开哪个帐套的时候只要在 配置管理=>服务器设置 里选择相应的文件即可。 ※ 网络模式如何变更服务器?☉服务器整个目录复制过去,然后客户端配置改下服务器指向。最好是服务器的ip和主机名采用原来的,那么端局域网模式客户的配置不需要修改。 |
☉单机模式 |
选择对应的数据库文件,注意一定不要打开网络共享文件,很容易产生安全问题。 |
☉网络模式 |
系统支持在网络环境下运行,此时需要一台机器做服务器,数据库将存放在服务器上。 服务器上需要运行服务后台程序 oserver.exe。 服务端参数配置 把安装包在服务器上解压,然后把dll目录下的 oserver.exe、init.xml复制到上一级目录。 运行oserver.exe,调整参数后启动服务,此时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上来。 服务端主要包括以下参数: 对外的 TCP 端口。 数据库的相关配置参数。 客户端参数配置 客户端需要配置服务器参数。 客户端主要包括以下参数: 服务端的 IP 地址。 服务端的 TCP 端口。 运行模式设置为网络模式。 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端口需要一致。 |
☉互联网模式 |
本系统支持通过互联网进行家庭办公,无需域名,数据库服务器可以部署在企业内网,非常安全。 把dll目录下的 oserver.exe、init.xml、rlogin.svr复制到上一级目录。 在rlogin.svr里面编辑允许接入的用户。逐条编写允许接入的用户名和账号,格式如下: eid = your_company(填写公司标识,自己定) user = 用户名.口令 user = guest.guest user = bbbbb.ccccc 运行oserver.exe即可。 #客户端选择互联网穿越模式 填写 mid (填写oserver界面上的远程服务标识码即可) eid (填写公司标识,自己定) user(填写用户名) pwd(填写口令) 注意:这里的user/pwd是服务端的rlogin.svr里面设定的,只用于接续,和系统登录的用户名密码没关系。 |
☉迁移服务器 |
如何迁移服务器 1、 把当前服务器的整个目录复制到新服务器上,并能正常启动oserver.exe 2、 修改客户端配置 局域网模式:修改主机ip或者域名参数。(如果新服务器的ip和主机名跟原服务器设置成一样就可以不修改客户端参数)。 互联网模式:修改mid参数。(该参数在oserver界面上显示) 3、常见无法接入原因:检查新服务器的防火墙设置。 |
☉access数据库 |
系统默认采用access数据库, access数据库简单方便,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要。 系统采用的一些技术手段来优化提升access的可靠性和速度,主要包括照片等文件单独管理,多层体系架构等。 一般用户采用access数据库即可,只有感觉速度需要提升的才考虑msde或者mssql。 |
☉msde数据库 |
采用msde数据库可以获得更快速度,这个速度是由于这个引擎效率比access更高。 如何从access迁移到msde或者mssql见后面说明。 |
☉mssql数据库 |
采用mssql数据库可以获得更快速度,这个速度是由于这个引擎效率比access更高。 如何从access迁移到msde或者mssql见后面说明。 |
☉迁移到mssql数据库 |
系统的sql工具里面提供了access迁移到msde或者mssql的功能: 选择access的数据文件,输入一个新的数据库名(要不存在,系统会建立),msde数据库文件的存放目录,即可制作新库。 然后配置服务器,数据库选择mssql,输入数据库名和密码 重新启动 采用msde数据库或者mssql数据库需要购买额外的产品许可,如需要请和开发组织联系。目前可以进行2个月的试用,用户可以用管理员身份自行制作临时许可,产品标识代码为 mssql |